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编辑:admin 时间:2010-05-19 点击数: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韦巧燕

(广西工学院 , 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 ]文章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并回顾近 30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变化过程 ,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 ] G64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 - 736X(2007)11 - 0159 – 02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模式作为一个合成词,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成或使人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使其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实现组合这种结构的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它是在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结构框架。第二,它是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方针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目的而确定的培养观念、培养关系、培养方式及培养途径。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第三,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具体培养方式。第四,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规格、层次需求的多样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多样化的。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有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方式等。

二、我国高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认识的发展变化

从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的角度,对我国高校近 30年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情况进行审视。

() 第一阶段

20世纪 80年代,有学者提出大学应提倡“宽专业、窄方向 ”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改变过去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它的含义大体是:将原来的具有共同基础的狭窄专业加以合并,打通基础课程,并把原来的专业主干课程改变为一组专业方向课程。这样做,为拓宽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提供了一定保障,也能使学生在学习完基础课程之后,根据人才市场和用人部门的需要,在几个专业方向之间作出选择。但这种变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克服了专业设置过于狭窄的弊端,对于克服专业单一性也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克服工具性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这个阶段也是最初我国大学对前苏联的专业模式进行改造的一种尝试,但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大学基础课程本身并没有根据后来提倡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重新组合,仅仅是将原来几个专业的基础课程放在一起开设而已。而原来的专业课程,很多大学也没有作出调整,无论从课程门数、分量还是从课程内容和实施上,基本保持了原来专业课程的样式。可以认为,整个 20世纪 80年代,中国大学实施学分制的同时,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没有作出实质性改变,因而这个阶段也不可能在教学管理体制上以及与教学管理体制关系密切的人事制度上作出实质性改革。

() 第二阶段

中共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很多大学开始探讨“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有点类同美国大学通行的做法,以学院或系招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一律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以求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在三年级开始进入专业领域。在这一阶段,很多大学根据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试图重新构建本科前两年的课程体系。很多大学开始关注人文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也有些大学仿照西方学分制的做法,将各个学术领域的知识加以整合,并划分为几个领域,开始根据社会需要,对原来的专业课程进行了一定的重新组合或重建。这个阶段显然比前一阶段有了较大的进步。主要是不仅在多样性和拓宽学生知识基础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而且在“人性化”方面开始有所关注。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各不相同,又缺少研究,所以无论从课程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与大家的期望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课程组单一且偏大、应对社会变化进行自我变化和调节的能力偏低的情况仍然十分普遍。

() 第三阶段

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和各国大学实践经验,大学的通识教育并非是一个与专门 (专业)教育泾渭分明的教育形式或途径。西方学者普遍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学者指出,在专门教育中也要实施通识教育,而在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时,专门教育也担负着重要使命。而且有很多目标是两种教育都应该达到的。例如,信息交流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职业道德、领导能力、继续学习的愿望等,既是通识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专业教育追求的目标所以,无论在时间安排上还是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只有形成两种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目前,高校面临着人才培养的问题,就是从过去培养服务人才转变为培养创新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改革热潮,一方面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另一方面高校办学形式和入学对象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逐步向多样化的,不同规模、层次、学科结构和办学形式的高校构成的系统发展,并进一步探讨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揭开了新的一页。

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培养宽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将影响整个人才培养的方向,并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等教育法 》第五条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性规定。例如,广西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可定位为:本科教育培养宽基础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同时能适应职业化的需要,并具有一定的职业变化适应能力。

() 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

素质教育观强调人的综合发展,重视教育内容的整合和课程间的联系。在素质教育观的指导下,课程体系具有整合功能,从而达到综合化的教育效果,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课程体系能否整体优化,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课程内容的精选、重组、整合与凝练。课程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新的科学知识不断取代、更新旧的科学知识,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要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更要以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向为着眼点,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理论、原理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应体现先进性、适应性和科学性,把广度和深度很好地结合起来。

() 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

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是指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教学管理活动的组织构建方式。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全面素质培养,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学习过程的成才环境,建立激励竞争的动力机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规格多样化的需求。实行主辅修制,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形成,对学有余力的本科学生继续提供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专业的学习机会。

() 本科生拔尖人才统筹培养模式

  本科生综合提高班形式,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等课程的分级教学形式以及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形式等,是高校着眼于因材施教、解决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脱节、实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

[1]杨志坚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六———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 [J ]1辽宁教育研究,2004, (10):1 - 461

[2]黄梅芳 新世纪我国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1改革与战略, 2007, (7): 151 -1531

[3]王伟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师资管理改革相配合 [J ]1中国高等教育,2004, (22):25 – 271

[4]杨文斌等 地方工科院校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1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 (1):22 – 241

[作者简介 ]韦巧燕 (1965 - ) , , 广西柳州人 , 广西工学院教务处副研究员 , 硕士 ,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研究。

改革与战略2007 11期第 23 (总第 171 ) NO111,2007 [责任编辑:李国燕 ]

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联系电话:0797-8312300
江西理工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