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斌: 甘为平凡事 永葆敬业心
编辑:bgs 时间:2018-05-03 点击数:
周玉斌: 甘为平凡事 永葆敬业心
□兰叶凡 姜亭亭 于晓乙

一言一行中,他被“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理工印记深深浸润。他就是——周玉斌,本硕就读于江西理工大学,2004年毕业留校工作,2007年被调任到教务处,人才培养方案管理、专业建设管理、学生教材管理、校外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及“志远班”的辅导员、班主任兼教学秘书。
事无巨细 默默耕耘
“教务工作琐碎,但每一个环节事关学校教学平稳运行。排错一次课不只是影响一个老师的教学计划、一个班学生的学习进度,甚至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打乱学校的教学计划。如何协调、组织学校的资源,为师生提供服务,不仅需要多年的工作经验、方法的总结,更需要事无小事的责任心。”周老师说道。
他到教务处工作的第一个岗位是负责校、院两级排课管理。在老师录入数据和排课需求后,他需要对每个学院、每个班级、每个专业的数据再一一进行核对。而面对院、校两级排课的庞大数据,周老师处理得游刃有余。他分享经验道:“一般先排大学英语、物理等公共课,以学生自然班为基础考虑保证课程教学进度前后均衡;尽可能的让老师同学少跑校区、少跑楼;在满足学生的情况下,也尽量协调老师的需求。”
材料学院张迎晖老师说道:“由于我腿脚不便,提出希望被安排到低楼层,而全校的课已基本完成排课,但周老师得知后多方面协调,把我的课程安排至一楼。”
周老师告诉我们,“随着学校的扩招和校区的增加,排课的压力和难度也在上升,虽然现在已经逐渐信息化了,但是很多工作还是需要人工完成,前期系统慢,所以我直接把电脑搬到服务器旁工作。一个自然班一张表,一个班一般有10本教材,根据学生名单提供教材供应商清单,并附上折扣后的价格”。
2015秋季,周老师开始兼管全校教材征订发放工作,单单一个学期的教材征订统计表,就要做500多张Excel表格,然而像“老黄牛”一样的周老师还负责了全校本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协调校外合作办学及教学改革方面的工作。
无微不至 如沐春风
细微之处见暖心。周老师的桌子上,除了归置有序的文件外,还放着红花油、清凉油这些常用药,以便不时之需。同事张萍老师深有感触地说道:“因为教务处的工作量很大,经常要坐上一整天在电脑前手动输入信息,久而久之手很容易酸痛,于是周老师细心备好的红花油就派得上用场了,一旦发现用完了他也会及时补上。”
教务处邱娟娟老师刚接手工作不久就碰上了学校书库两次搬迁,他就帮着邱老师出谋划策,从书库的地理位置方不方便大型卡车进出,硬件设施是否完善,有没有2个以上的门方便同学有序领取书本,空气是否干燥,是否适合存放书本等等一些方面解决。
周老师在教务处一干就是十多年,如今已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了。秉承着良好的“传、帮、带”传统,他总是设身处地地为不懂的新同事着想,手把手地指导,和颜悦色地解答问题。工作上只要有需要周老师帮忙的,任何时候他都爽快答应并认认真真地完成好。遇到棘手问题,同事们都说:“有大哥在,没啥怕的啦!”
偶尔也会受到老师和学生的“不理解”。主要是有的学院想在大一多排课,以便尽快开始专业课的教学,也为之后的实习、实践留出足够的时间。但周老师研究了几年的学生成绩数据发现,低年级挂科补考的人数较多,安排过多的课,学生学习压力会很大,只会降低了教学质量。
事必躬亲 乐此不疲
周老师说:“我没有当班主任的经验,刚开始我真有点手足无措。但我尽量挤出时间,多和学生在一起,融入学生。”在志远班,周老师会不定期举办一系列活动,如班会、辩论赛、篮球赛等,不论工作有多忙,周老师都不会错过班级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与同学谈心;在西校区时,他发起夜跑活动,人性化制定跑步圈数,每人可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圈数,和学生一起参与;暑期,班级组织集体户外实习教学活动,他也时时关心同学们的食宿问题……
为了能多和学生相处,也同时能陪伴女儿的成长,每次周老师参加志愿班的活动时,都会带上女儿,这也让同学们很兴奋,“我们都特别期待每一次活动,期待看到可爱的小公主和我们一起跑跑跳跳。”2014级志远2班李剑锋说道。
学生助理范文明对记者说:“教务处的工作量非常大,我有时九点多从图书馆回宿舍发现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而我和周老师的故事就是加班的故事,五加二,白加黑。有一次,学校紧急通知学生第二天要进行选课工作,由于任务紧、时间急,周老师挑灯工作到凌晨四点,到了八点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准点上班。”周老师对此回应说:“我所做的一切都值得,我对此乐此不疲。”
夜幕中,星光稀疏。周玉斌揉了揉肩膀,关掉电脑,锁上大门,和值班保安打了个招呼,结束了他一整天的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用过多的言语,周老师身体力行地给周围人树立了榜样,他是红烛,无不在贡献。正如他说:“我是平凡人、也做平凡事、贡献也平凡,但我依旧想为其他有能力的老师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